Html5语法
沿用了Html的语法,但更为简洁,更人性化了。
看下面一个案例就知道了
1 | <!-- Html5版本声明 DOCTYPE --> |
总结:虽然Html5允许可以省略一些闭合标签,但是为了规范我们还是要补上。
HTML5新增及删除标签
新增的标签主要分为四类:
1 | 1.结构标签 |
同时也废除了一些标签
1 | 1可以用CSS替代的标签 |
结构标签
这些结构标签过去都是由div实现的,为了给它进行语义化的划分,HTML5中把div划分成以下的标签:
沿用了Html的语法,但更为简洁,更人性化了。
看下面一个案例就知道了
1 | <!-- Html5版本声明 DOCTYPE --> |
总结:虽然Html5允许可以省略一些闭合标签,但是为了规范我们还是要补上。
新增的标签主要分为四类:
1 | 1.结构标签 |
同时也废除了一些标签
1 | 1可以用CSS替代的标签 |
这些结构标签过去都是由div实现的,为了给它进行语义化的划分,HTML5中把div划分成以下的标签:
本篇文章继续学习CSS
,主要学习CSS
的三大模块:盒子模型、浮动、定位。
所谓盒子模型就是把HTML页面中的元素看作是一个矩形的盒子,也就是一个盛装内容的容器。每个矩形都由元素的内容、内边距(padding)、边框(border)和外边距(margin)组成。
本质就是把网页元素比如文字图片等等,放入盒子里面,然后利用CSS摆放盒子的过程,就是网页布局。
CSS
其实没有太多逻辑可言 , 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积木,我们可以自由的,随意的摆放出我们想要的效果。
这里略过 老旧的ie盒子模型(IE6以下),对不起,我都没见过IE5的浏览器。
首先,我们来看一张图,来体会下什么是盒子模型。
所有的文档元素(标签)都会生成一个矩形框,我们成为元素框(element box),它描述了一个文档元素在网页布局汇总所占的位置大小。因此,每个盒子除了有自己大小和位置外,还影响着其他盒子的大小和位置。
语法:
1 | border : border-width || border-style || border-color |
边框属性—设置边框样式(border-style)
边框样式用于定义页面中边框的风格,常用属性值如下:
1 | none:没有边框即忽略所有边框的宽度(默认值) |
设置内容 | 样式属性 | 常用属性值 |
上边框 | border-top-style:样式; border-top-width:宽度;border-top-color:颜色;border-top:宽度 样式 颜色; | |
下边框 | border-bottom-style:样式;border- bottom-width:宽度;border- bottom-color:颜色;border-bottom:宽度 样式 颜色; | |
左边框 | border-left-style:样式; border-left-width:宽度;border-left-color:颜色;border-left:宽度 样式 颜色; | |
右边框 | border-right-style:样式;border-right-width:宽度;border-right-color:颜色;border-right:宽度 样式 颜色; | |
样式综合设置 | border-style:上边 [右边 下边 左边]; | none无(默认)、solid单实线、dashed虚线、dotted点线、double双实线 |
宽度综合设置 | border-width:上边 [右边 下边 左边]; | 像素值 |
颜色综合设置 | border-color:上边 [右边 下边 左边]; | 颜色值、#十六进制、rgb(r,g,b)、rgb(r%,g%,b%) |
边框综合设置 | border:四边宽度 四边样式 四边颜色; |
1 | border-top: 1px solid red; /*上边框*/ |
以前学过的html表格边框很粗,这里只需要CSS一句话就可以美观起来。 让我们真的相信,CSS就是我们的白马王子(白雪公主)。
1 | table{ 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 } collapse 单词是合并的意思 |
从此以后,我们的世界不只有矩形。radius 半径(距离)
语法格式:
1 | border-radius: 50%; |
padding属性用于设置内边距。 是指 边框与内容之间的距离。
padding-top:上内边距
padding-right:右内边距
padding-bottom:下内边距
padding-left:左内边距
注意:后面跟几个数值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
值的个数 | 表达意思 |
---|---|
1个值 | padding:上下左右边距 比如padding: 3px; 表示上下左右都是3像素 |
2个值 | padding: 上下边距 左右边距 比如 padding: 3px 5px; 表示 上下3像素 左右 5像素 |
3个值 | padding:上边距 左右边距 下边距 比如 padding: 3px 5px 10px; 表示 上是3像素 左右是5像素 下是10像素 |
4个值 | padding:上内边距 右内边距 下内边距 左内边距 比如: padding: 3px 5px 10px 15px; 表示 上3px 右是5px 下 10px 左15px 顺时针 |
内边距会使得有宽高的盒子变大。但我们经常有需求要求盒子宽高固定,padding固定。怎么做呢?
margin属性用于设置外边距。 设置外边距会在元素之间创建“空白”, 这段空白通常不能放置其他内容。
margin-top:上外边距
margin-right:右外边距
margin-bottom:下外边距
margin-left:上外边距
margin:上外边距 右外边距 下外边距 左外边
取值顺序跟内边距相同。
可以让一个盒子实现水平居中,需要满足一下两个条件:
然后就给左右的外边距都设置为auto,就可使块级元素水平居中。
实际工作中常用这种方式进行网页布局,示例代码如下:
1 | .header{ width:960px; margin:0 auto;} |
1 | text-align: center; /* 文字居中水平 */ |
1 | section img { |
为了更方便地控制网页中的元素,制作网页时,可使用如下代码清除元素的默认内外边距:
1 | * { |
注意: 行内元素是只有左右外边距的,是没有上下外边距的。 内边距,在ie6等低版本浏览器也会有问题。
我们尽量不要给行内元素指定上下的内外边距就好了。
使用margin定义块元素的垂直外边距时,可能会出现外边距的合并。
当上下相邻的两个块元素相遇时,如果上面的元素有下外边距margin-bottom,下面的元素有上外边距margin-top,则他们之间的垂直间距不是margin-bottom与margin-top之和,而是两者中的较大者。这种现象被称为相邻块元素垂直外边距的合并(也称外边距塌陷)。
解决方案: 避免就好了。
对于两个嵌套关系的块元素,如果父元素没有上内边距及边框,则父元素的上外边距会与子元素的上外边距发生合并,合并后的外边距为两者中的较大者,即使父元素的上外边距为0,也会发生合并。
解决方案:
待续。。。。
使用宽度属性width和高度属性height可以对盒子的大小进行控制。
width和height的属性值可以为不同单位的数值或相对于父元素的百分比%,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是像素值。
大多数浏览器,如Firefox、IE6及以上版本都采用了W3C规范,符合CSS规范的盒子模型的总宽度和总高度的计算原则是:
1 | /*外盒尺寸计算(元素空间尺寸)*/ |
注意:
1、宽度属性width和高度属性height仅适用于块级元素,对行内元素无效( img 标签和 input除外)。
2、计算盒子模型的总高度时,还应考虑上下两个盒子垂直外边距合并的情况。
3、如果一个盒子没有给定宽度/高度或者继承父亲的宽度/高度,则padding 不会影响本盒子大小。
开始学习盒子模型,最大的困惑就是, 分不清内外边距的使用,什么情况下使用内边距,什么情况下使用外边距?
答案是: 其实他们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混用的。 就是说,你用内边距也可以,用外边距也可以。 你觉得哪个方便,就用哪个。
但是,总有一个最好用的吧,我们根据稳定性来分,建议如下:
按照 优先使用 宽度 (width) 其次 使用内边距(padding) 再次 外边距(margin)。
1 | width > padding > margin |
原因:
语法格式:
1 | box-shadow:水平阴影 垂直阴影 模糊距离 阴影尺寸 阴影颜色 内/外阴影; |
1 | div { |
现在大前端的概念特别火,公司也是准备往这个方向做技术转型。所以,我就开始重拾多年前抛弃的前端知识,从头开始学起。本篇是对自己在慕课网学习《初识HTML+CSS》
这门课程做的一个学习笔记。
HTML概念
Html
指的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
超文本标记语言,它用标签来描述网页。HTML文档包含了HTML 标签及文本内容,HTML文档也叫做 web 页面。
Html
标签
HTML 标记标签通常被称为 HTML 标签 (HTML tag)。
HTML 标签是由尖括号包围的关键词,比如
1 | <html> |
HTML 标签通常是成对出现的,比如
1 | <b></b> <p></p> |
标签对中的第一个标签是开始标签,第二个标签是结束标签。开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中间放置内容
HTML标签不区分大小写,如<h1>
和<H1>
是一样的,但建议小写,因为大部分程序员都是用的小写
HTML标签可以嵌套的,但现后顺序必须是一致的
HTML元素
“HTML 标签” 和 “HTML 元素” 通常都是描述同样的意思.
但是严格来讲, 一个 HTML 元素包含了开始标签与结束标签,如下实例:
HTML 元素:
1 | <p>这是一个段落</p> |
Web浏览器
Web浏览器(如谷歌浏览器,Internet Explorer,Firefox,Safari)是用于读取HTML文件,并将其作为网页显示。
浏览器并不是直接显示的HTML标签,但可以使用标签来决定如何展现HTML页面的内容给用户:
注:只有 <body>
标签中的内容才会在浏览器中显示。
HTML版本
HTML、CSS和JavaScript之间的关系
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
1 | <html> |
<html></html>
称为根标签,定义了整个HTML文档。所有的网页标签都在<html></html>
中。<head>
标签用于定义文档的头部,它是所有头部元素的容器。头部元素有<title>
、<script>
、 <style>
、<link>
、 <meta>
等标签,头部标签在下一小节中会有详细介绍。<body>
和</body>
标签之间的内容是网页的主要内容,如<h1>
、<p>
、<a>
、<img>
等网页内容标签,在这里的标签中的内容会在浏览器中显示出来。HTML注释
1 | <!--注释文字 --> |
语义化
标签的语义化,其实就是指标签的用途。说的通俗点就是:明白每个标签的用途(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此标签合理)比如,网页上的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用标题标签,网页上的各个栏目的栏目名称也可以使用标题标签。文章中内容的段落就得放在段落标签中,在文章中有想强调的文本,就可以使用 em 标签表示强调等等。
语义化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?
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。
更容易让屏幕阅读器读出网页内容。
Head标签
<head>
元素包含了所有的头部标签元素。在<head>
元素中你可以插入脚本(scripts), 样式文件(CSS),及各种meta信息。
可以添加在头部区域的元素标签为: <title>
,<style>
,<meta>
,<link>
, <script>
,<noscript>,
and <base>
.
title标签
<title>
标签定义了不同文档的标题。<title>
在 HTML
/XHTML
文档中是必须的。<title>
元素:
1.定义了浏览器工具栏的标题
2.当网页添加到收藏夹时,显示在收藏夹中的标题
3.显示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标题
1 | <!DOCTYPE html> |
base标签
base 标签描述了基本的链接地址/链接目标,该标签作为HTML文档中所有的链接标签的默认链接:
1 | <head> |
link标签
定义了文档与外部资源之间的关系。
link标签通常用于链接到样式表:
1 | <head> |
style标签
style标签定义了HTML文档的样式文件引用地址.
meta标签
meta标签描述了一些基本的元数据。元数据也不显示在页面上,但会被浏览器解析。
META 元素通常用于指定网页的描述,关键词,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,作者,和其他元数据。
元数据可以使用于浏览器(如何显示内容或重新加载页面),搜索引擎(关键词),或其他Web服务。
1 | <head> |
script标签
script标签用于加载脚本文件,如: JavaScript。
段落与文字
hx标签
标题(Heading)是通过 <h1>
-<h6>
等标签进行定义的。其中<h1>
定义最大的标题,<h6>
定义最小的标题。
p标签
段落是通过p标签来定义的,它可以将HTML文档分割为若干段落部分。因为p标签是块级元素,所以浏览器会自动地在段落的前后添加空行。
br标签
用来换行
文本格式化
HTML 使用标签 <b>
(“bold”) 与 <i>
(“italic”) 对输出的文本进行格式, 如:粗体 or 斜体
这些HTML标签被称为格式化标签(请查看底部完整标签参考手册)
通常标签 <strong>
替换加粗标签 <b>
来使用, <em>
替换 <i>
标签使用。
然而,这些标签的含义是不同的:
<b>
与<i>
定义粗体或斜体文本。
<strong>
或者<em>
意味着你要呈现的文本是重要的,所以要突出显示。现今所有主要浏览器都能渲染各种效果的字体。不过,未来浏览器可能会支持更好的渲染效果。
1 | <b>这是粗体1</b><br/> |
效果如下
HTML区块
大多数 HTML 元素被定义为块级元素或内联元素。块级元素在浏览器显示时,通常会以新行来开始(和结束);而内联元素则不会。
块级元素如<h1>
,<p>
, <ul>
,<table>
内联元素如<b>
,<td>
, <a>
, <img>
HTML span标签
它是内联元素,可用作文本的容器,与 CSS 一同使用时,<span>
元素可用于为部分文本单独设置样式属性,没有语义
HTML div标签
HTML <div>
元素是块级元素,浏览器会在其前后显示折行,可以划分独立得逻辑单元,把相同单元的元素放在div元素里
如果与 CSS 一同使用,<div>
元素可用于对大的内容块设置样式属性。
HTML字符实体
在 HTML 中,某些字符是预留的。
比如在 HTML 中不能使用小于号(<)和大于号(>)因为浏览器会误认为它们是标签,所以希望能正确地显示预留字符,我们必须在 HTML 源代码中使用字符实体(character entities)。
字符实体类似这样:
比如要想显示空格,必须使用
HTML列表
HTML 支持有序、无序和定义列表。其中,无序列表默认使用粗体圆点(典型的小黑圆圈)进行标记;有序列表默认使用数字进行标记。
有序列表
有序列表由<ol>
标签开头,每个列表项由<li>
标签开头
1 | <ol> |
无序列表
无序列表由<ul>
标签开头,每个列表项由<li>
标签开头
1 | <ul> |
定义列表
定义列表由<dl>
标签开头,每个定义列表项由<dt>
标签开头,每个定义列表项的定义以 <dd>
开始
1 | <dl> |
HTML表格
表格是由 <table>
标签来定义,每个表格的行由<tr>
标签定义,每行被分割为若干单元格由 <td>
标签定义。数据单元格可以包含文本、图片、列表、段落、表单、水平线、表格等等。
1 | <!--summary表示表格表述,不显示 border定义边框属性--> |
表格列合并
1 | <table border="1"> |
表格行合并
1 | <table border="1"> |
thead
,tfoot
,tbody
标签
<thead>
标签用于组合 HTML 表格的表头内容,<tbody>
标签用于组合 HTML 表格的主体内容,<tfoot>
标签用于组合 HTML 表格的页脚内容。这三个元素标签要结合起来使用,用来规定表格的各个部分(页脚、表头、主体)。通过使用这些元素,使浏览器有能力支持独立于表格表头和表格页脚的表格主体滚动。当包含多个页面的长的表格被打印时,表格的表头和页脚可被打印在包含表格数据的每张页面上。
1 | <table border="1"> |
HTML表单
表单是一个包含表单元素的区域。表单元素是允许用户在表单中输入内容,指的是不同类型的 input 元素、复选框、单选按钮、提交按钮等等。
form
标签
form
标签用于创建供用户输入的 HTML 表单。
form
标签包含一个或多个如下的表单元素:
input
,textarea
,button
,select
,option
,optgroup
,fieldset
,label
当表单提交的数据是是被动的,并且没有敏感信息可采用GET的方式提交
如果表单正在更新数据,或者是包含敏感信息时就可以用POST方式,因为它安全性更高
input标签
用于输入框,其输入类型是由类型属性(type)定义的
注意:同一组的单选按钮,name 取值一定要一致
textarea标签
<textarea>
标签定义一个多行的文本输入控件。
文本区域中可容纳无限数量的文本,其中的文本的默认字体是等宽字体(通常是 Courier)。
可以通过 cols 和 rows 属性来规定 textarea 的尺寸大小,不过更好的办法是使用 CSS 的 height 和 width 属性。
1 | <textarea rows="10" cols="20">哈哈,我是默认的内容</textarea> |
button标签
<button>
标签定义一个按钮。
在<button>
元素内部,可以放置内容,比如文本或图像。这是该元素与使用 <input>
元素创建的按钮之间的不同之处。
提示:请始终为 <button>
元素规定 type 属性。不同的浏览器对 <button>
元素的 type 属性使用不同的默认值。
select标签
<select>
元素用来创建下拉列表。
<select>
元素中的 <option>
标签定义了列表中的可用选项。
1 | <form> |
表单提交的方式默认是Get,所以请求参数是会放到url中的
如上面提交后url
变为file:///C:/Users/Administrator.DESKTOP-EPLRDTE/Desktop/new.html?firstName=Jack&lastName=mick&sex=male&pwd=123&content=Default+world&teacher=jack
HTML链接
HTML 使用超级链接与网络上的另一个文档相连。几乎可以在所有的网页中找到链接。点击链接可以从一张页面跳转到另一张页面
a标签
HTML使用标签 <a>
来设置超文本链接。
超链接可以是一个字,一个词,或者一组词,也可以是一幅图像,您可以点击这些内容来跳转到新的文档或者当前文档中的某个部分。
当您把鼠标指针移动到网页中的某个链接上时,箭头会变为一只小手。
在标签<a>
中使用了href
属性来描述链接的地址。
默认情况下,链接将以以下形式出现在浏览器中:
1.一个未访问过的链接显示为蓝色字体并带有下划线。
2.访问过的链接显示为紫色并带有下划线。
3.点击链接时,链接显示为红色并带有下划线。
注意:如果为这些超链接设置了 CSS
样式,展示样式会根据 CSS
的设定而显示。
target
属性:可以定义被链接的文档在何处显示,值为_blank
链接将在新窗口中打开
id
属性:id属性可用于创建在一个HTML文档书签标记。书签是不以任何特殊的方式显示,在HTML文档中是不显示的,所以对于读者来说是隐藏的。当某个a标签定义了id,那么其它链接可以再次指向它
1 | //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百度 |
<a>
标签还有一个作用是可以链接Email地址,使用mailto
能让访问者便捷向网站管理者发送电子邮件。我们还可以利用mailto
做许多其它事情。
1 | <a href="mailto:598359782@qq.com?cc=xiao@163.com&bcc=xiao3@163.com&subject=你好,这是标题&body=你好,这是内容" title="">发送邮件</a> |
link标签
<link>
标签定义文档与外部资源的关系。
<link>
标签最常见的用途是链接样式表。
注意: link 元素是空元素,它仅包含属性。
注意: 此元素只能存在于 head 部分,不过它可出现任何次数。
1 | <!DOCTYPE html> |
nav标签
<nav>
标签定义导航链接的部分。
并不是所有的 HTML 文档都要使用到 <nav>
元素。<nav>
元素只是作为标注一个导航链接的区域。
在不同设备上(手机或者PC)可以制定导航链接是否显示,以适应不同屏幕的需求。
1 | <nav> |
HTML颜色
颜色值由十六进制来表示红、绿、蓝(RGB)。每个颜色的最低值为 0(十六进制为 00),最高值为 255(十六进制为FF)。十六进制值的写法为 # 号后跟三个或六个十六进制字符。
HTML图像
通过<img>
标签在HTML文档中显示图像。<img>
标签是一个空标签,只包含属性,并且没有闭合标签。
要在页面上显示图像,需要使用源属性src
,源属性的值是图像的 URL 地址。
alt
属性用来为图像定义一串预备的可替换的文本,替换文本属性的值是用户定义的。这个属性主要在浏览器无法载入图像时,替换文本属性告诉用户未加载图像的信息。此时浏览器将显示这个替代性的文本而不是图像,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显示信息
1 | <img src="https://blog.gamersensei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7/05/Slark-Header1080-768x486.png" alt="小鱼人图片"/> |
title:提供在图像可见时对图像的描述(鼠标滑过图片时显示的文本);
HTML属性
HTML 标签可以拥有属性,属性提供了有关 HTML 元素的更多的信息。它总是在HTML元素的开始标签中定义的,以名称/值对的形式出现,比如:name=”value”。
1 | <!--a标签的href属性--> |
注意:属性和属性值对大小写不敏感,但最好还是以小写的形式去写;属性值应该始终被包括在引号内,双引号是最常用的,不过使用单引号也没有问题。
大多数标签具备的属性
HTML框架
iFrame
标签定义了放置在每个框架中的 HTML 文档。通过使用框架,你可以在同一个浏览器窗口中显示不止一个页面。每份HTML文档称为一个框架,并且每个框架都独立于其他的框架。
1 | <!--在body标签中添加iFrame标签,会在当前页面中出现一个单独的页面--> |
最近,我负责将Stetho集成到我们项目中。集成过程中,免不了出现一些坑,在此记录填坑之路。
Stetho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 Android 应用调试桥,起到桥梁的作用,连接 Android 应用和 Chrome,通过 Chrome 开发者工具调试 Android 应用,提供视图元素检查,网络监控,数据库动态交互,Dumpapp(可扩展的命令行交互接口),JavaScript Console 等功能。